瑕丘申阳下河南,引兵从项羽。
后玄月,楚怀王并吕臣、项羽军,自将之;以沛公为砀郡长,封武安侯,将砀郡兵;封项羽为长安侯,号为鲁公;吕臣为司徒,其父吕青为令尹。
遣将兵距峣关,沛公欲击之。张良曰:“秦兵尚强,未可轻。愿先遣人益张旗号于山上为疑兵,使郦食其、陆贾往说秦将,啖以利。”秦将果欲连和,沛公欲许之。张良曰:“此独其将欲叛,恐其士卒不从;不如因其懒惰击之。”沛公引兵绕峣关,逾蕢山,击秦军,大破之蓝田南。遂至蓝田,又战其北,秦兵大败。
故齐王建孙安下济北,从项羽救赵。
三年甲午,前二零七年冬,十月,齐将田都畔田荣,助楚救赵。
因而赵王歇及张耳乃得出巨鹿城谢诸侯。张耳与陈馀相见,责让陈馀以不肯救赵;及问张黡、陈泽地点,疑陈馀杀之,数以问馀。馀怒曰:“不料君之望臣深也!岂以臣为重去将印哉?”乃脱解印绶,推予张耳,张耳亦愕不受。陈馀起如厕。客有说张耳曰:“臣闻‘天与不取,反受其咎。’今陈将军与君印,君不受,反天不祥,急取之!”张耳乃佩其印,收其麾下。而陈馀还,亦望张耳不让,遂趋出,独与麾下所善数百人之河上泽中渔猎。赵王歇还信都。
初,楚怀王与诸将约:“先入定关中者王之。”当是时,秦兵强,常乘胜逐北,诸将莫利先入关。独项羽怨秦之杀项梁,奋势愿与沛公西入关。怀王诸老将皆曰:“项羽为人,慻悍猾贼,尝攻襄城,襄城无遗类,皆坑之,诸所过无不残灭。且楚数进取,前陈王、项梁皆败,不如更遣父老,扶义而西,告谕秦父兄。秦父兄苦其主久矣,今诚得父老往,无侵暴,宜可下。项羽不成遣,独沛公素广大父老,可遣。”怀王乃不准项羽,而遣沛公西略地,收陈王、项梁散卒以伐秦。
项梁已破章邯于东阿,引兵西,北至定陶,再破秦军。项羽、沛公又与秦军战于雍丘,大破之,斩李由。项梁益轻秦,有骄色。宋义谏曰:“克服而将骄卒惰者,败。今卒少惰矣,秦兵日趋,臣为君畏之。”项梁弗听。馀乃使宋义使于齐,道遇齐使者高陵君显,曰:“公将见武信君乎?”曰:“然。”曰:“臣论武信君军必败。公徐行即免死,疾行则及祸。”二世悉起兵益章邯击楚军,大破之定陶,项梁死。
昌邑未下,沛公引兵西太高阳。高阳人郦食其,家贫落魄,为里监门,沛公麾下骑士适食其里中人,食其见,谓曰:“诸侯将太高阳者数十人,吾问其将皆握龊,好苛礼,自用,不能听漂亮之言。吾闻沛公慢而易人,多大略,此真吾所愿从游,莫为我先。若见沛公,谓曰:臣里中有郦生,六十馀,长八尺,人皆谓之狂生。生自谓”我非狂生骑士曰:“沛公不好儒,诸客冠儒冠来者,沛公辄解其冠,溲溺此中,与人言,常痛骂,未能够儒生说也。”郦生曰:“第言之。”骑士安闲言,如郦生所诫者。
魏豹下魏二十馀城,楚怀王立豹为魏王。
高陵君显在楚,见楚王曰:“宋义论武信君之军必败,居数日,军果败。兵未战而先见败征,此可谓知兵矣。”王召宋义与计事而大说之,因置觉得大将军。项羽为次将,范增为末将,以救赵。诸别将皆属宋义,号为“卿子冠军”。
宋义行至安阳,留四十六日不进。项羽曰:“秦围赵急,宜疾引兵渡河;楚击其外,赵应其内,破秦军必矣。”宋义曰:“不然。夫搏牛之虻,不成以破虮虱。今秦攻赵,克服则兵疲,我承其敝;不堪,则我引兵鼓行而西,必举秦矣。故不如先斗秦、赵。夫被坚执锐,义不如公;坐运筹策,公不如义。”因命令军中曰:“有猛如虎,狠如羊,贪如狼,强不成使者,皆斩之!”乃遣其子宋襄相齐,身送之至无盐,喝酒高会。天寒,大雨,士卒冻饥。项羽曰:“将戮力而攻秦,久留不可。今岁饥民贫,士卒食半菽,军无见粮,乃喝酒高会;不引兵渡河,因赵食,与赵并力攻秦,乃曰‘承其敝’。夫以秦之强,攻新造之赵,其必将举。赵举秦强,何敝之承!且国兵新破,王坐不安席,扫境内而专属于将军,国度安危,在此一举。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,非社稷之臣也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