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纪七(起玄黓涒滩,尽柔兆阉茂,凡十五年)
陛下绝匈奴不与和亲,臣窃意其冬来南也;壹大治,则毕生创矣。欲立威者,始于折胶;来而不能困,使得气去,后未换衣也。
夫珠、玉、金、银,饥不成食,寒不裁缝;但是众贵之者,以上用之故也。其为物轻微易藏,在于掌控,能够周海内而无温饱之患。此令臣轻背其主,而民易去其乡,盗贼有所劝,亡逃者得轻资也。粟、米、布、帛,生于地,善于时,聚于力,非可一日成也;数石之重,中人弗胜,不为奸邪所利,一日弗得而温饱至。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。
太宗孝文天子下
错为人峭直刻深,以其辩得幸太子,太子家号曰“智囊”。
错复言:陛下幸募民徙以实塞下,使屯戍之事益省,输将之费益寡,甚大惠也。下吏诚能称厚惠,奉明法,存恤所徙之老弱,善遇其懦夫,和辑其心而勿侵刻,使先至者安乐而不思故里,则穷户相慕而劝往矣。臣闻古之徙民者,相其阴阳之和,尝其水泉之味,然后营邑、立城、制里、割宅,先为筑室家,置器物焉。民至有所居,作有所用。此民以是轻去故里而劝之新邑也。为置医、巫以救疾病,以修祭奠,男女有昏,存亡相恤,宅兆相从,种树畜长,室屋完安。此以是使民乐其处而有长居之心也。
春,正月,自代还。
初,秦时祝官有袐祝,即有灾祥,辄移过于下。夏,诏曰:“盖闻天道,祸自怨起而福繇德兴,百官之非,宜由朕躬。今袐祝之官移过于下,以彰吾之不德,朕甚弗取。其除之!”
错复奏言:“陛下幸使天下入粟塞下以拜爵,甚大惠也。窃恐塞卒之食不敷用,大渫天下粟。边食足以支五岁,可令入粟郡县矣;郡县足支一岁以上,可时赦,勿收农夫租。如此,德泽加于万民,民愈勤农,大富乐矣。”
臣又闻,用兵临战合刃之急者三:一曰得地形,二曰卒服习,三曰器用利。兵法:步兵、车骑、弓弩、长戟、矛鋋、剑榡之地,各有所宜;不得其宜者,或十不当一。士不选练,卒不平习,起居不精,动静不集,趋利弗及,出亡不毕,前击后解,与金鼓之指相失,此不习勒卒之过也,百不当十。兵不完利,与白手同;甲不坚密,与袒裼同;弩不成以及远,与短兵同;射不能中,与无矢同;中不能入,与无镞同;此将不省兵之祸也,五不当一。故《兵法》曰:‘东西倒霉,以其卒予敌也;卒不成用,以其将予敌也;将不知兵,以其主予敌也;君不择将,以其国予敌也。’四者,兵之至要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