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半生为奴 > 第75章 舌战

我的书架

据闻他归家以后,一向在吴中一代讲学,所讲以内容多为规戒时势,讽议朝政,是以在官方很驰名誉,世人皆以其号,尊称他为慎斋先生。

维扬书院地处扬州城西,原是升平朝一名致仕的礼部尚书,在早些年创办的讲学所。

容与眨眨眼,一笑道,“既来之则安之嘛。”

一言毕,有人轰然喝采,也有人相顾而失容。合法世人鼓噪群情之时,却见林升上前半步,大声道,“朝廷调派宦臣收税,莫非不该么?国朝商税一贯低于农税,而贸易赢利却比农业多了不知几倍,莫非赚了钱而不给国度征税就是公道的么?还是先生以为,农夫是最能够被压榨的?如何不见有报酬农夫鸣不平,却肯为贩子驰驱呼号的?”

相互相视之际,成若愚微微一笑,而容与也看到了,他的笑意里,始终都藏着一味谨慎与防备。

此时书院之上,人们闻声成若愚这般答复,很多人顿时击掌赞叹,有人随即问,“那么先生以为,眼下朝廷最大的弊政是甚么呢?”

林升闻声这句,悄悄拽了拽容与的袖子,“大人,他这话甚么意义?”

成若愚听得深深蹙眉,愈发仔细心细打量起他。容与见世人还都在惊诧回味他的话,趁机向成若愚道,“鄙人一番妄言,有辱先生清听之处,还望恕罪。不便打搅先生讲学,还请先生持续吧。”

成若愚这年五十四岁,虬须长髯,儒雅当中透出一股威仪,通身服饰清净朴实,仪态端方恭肃。他本日讲的是《孟子》开篇——孟子见梁惠王,“梁惠王见孟子曰,不远千里来,将有以利吾国乎?孟子对曰,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矣。王曰,何故利吾国;大夫曰,何故利吾家;士庶人曰,何故利吾身,高低交征利,而国危矣。”

世人目光又都转向他,因一时难以猜想出他的身份,俱都猜疑的高低打量起他来。

容与想了想,奉告他,“他是说,倘若为官时,志向不在于帮手君主;为封疆大吏时,志向不在于造福百姓;住在水边林下做一个退隐之人,又不存眷世情民风的品德取向。如许的人,君子是不会屑于做的。”

有人回声劝止,“先生讲经义就罢了,何必言必论及时政,若被故意的人听去,怕是对先生倒霉,先生还是专注讲书也就是了。”

围坐和站立的人早就把书院挤得满满铛铛,连门口都倚站了很多人,一眼望畴昔,来听讲学的,不但有文士秀才,另有老者稚童,更不乏贩夫走狗,足见成若愚在官方已颇具影响力。

“公然是宦臣混出去的特工!把他轰出去。”

顿了顿,他再扬声道,“愚觉得,朝廷应广开言路,使得分歧的声音能够传到皇上耳中,而不至于被身边小人蒙蔽;且国朝应当接收历朝历代之经历,根绝内宦干政。立国之初时,那块禁内臣预政的牌匾现在还在,本朝却已经有权倾朝野的内臣。祖宗之训,实不该或忘。而为内宦调拨之收取商税,矿税等恶政更应当废除。还富于民,藏富于民,才是万乘之国,应遵守的治国之道。”

“如先生所说,将此二税废除,那么对内会使国库空虚,对外则使边防用度贫乏。保卫边陲的兵士一样是我朝子民,他们挨饿受冻,试问朝廷用甚么去供应他们?彼时虽能藏富于民,可内乱一起,又该如何抵当?国力弱败,朝廷不能庇护百姓,百姓的财产迟早会成为被掳掠的工具。”

推荐阅读: 重生之都市仙尊(都市仙尊)     隐婚娇妻,太撩人!     重生后她成了团宠     在仙界当漫画家     哥哥们重生后把我宠翻天了     地球最后一条龙     天灾     前妻归来:邵医生好久不见     这是一篇正经文     蜜语     快穿之天运贵女     茶香空间,田园娘子要驭夫    
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