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快满山遍野的猫爪儿菜都长得老了,宁梁才停了送鲜菜,与宁婉在家里晒菜,晒干的菜再打捆,空了的时候就送到虎台镇去,这一次便不急了,干菜是放不坏的。
鸡油蘑则是鸡油普通的鲜黄色小蘑菇,光滑光滑,又非常鲜嫩,这类蘑菇只合适新奇时吃,如果晒干了就变柴了,不轻易炖烂。但是也专门有人喜好这这一口,说是越嚼越香。
气候越来越热,蚊虫也要多了起来呢。
入口的东西分歧别的,是以要格外用心。三家村的人吃惯了山珍,是以对这些也极明白的,故而采蘑菇时就很用心,没见过的蘑菇并不敢乱采,宁婉收时再当真查上一回,必然不能让毒蘑菇留下。
大师采的蘑菇种类分歧,宁婉收了以后便分门别类地堆成几大堆,看起来非常观壮。而遴选得细心,不但是为了分类以后轻易卖出去,也是为了防毒蘑菇。
宁婉拿出三根艾蒿,在顶端结成一处便交给娘帮她握住,然后就将三根艾蒿像编辫子普通地编了起来,每一根快到绝顶时便另拿一根艾蒿继上持续编,一会儿工夫就编出了三尺来长,这时便能够结起来放在一旁,再编另一根。
罗双儿还悄悄奉告宁婉,郭家年初因为郭小燕推宁婉受了伤赔的钱,当时是借了余家的,现在也因为采猫爪儿菜换的钱而还清了。宁婉听了没说甚么,但是内心到底还是想到了梦中之事,又感觉本身的买卖虽小,但并不是只对自家无益,全部三家村的人都在此中得宜了。
“好了!”宁婉应了一声,将本身的蘑菇放在一旁,拿了称先收大师的。还是一样的老端方,一筐蘑菇不挑的一斤两文收,而清算好又分过类的蘑菇价要高一些,平常的三文钱一斤,唯有白花脸和紫花脸五文钱一斤。
山中的蘑菇种类非常多,此中就有很多毒蘑菇。那些色彩特别素净,红色带小白点,或艳粉色的蘑菇便是有毒的,三家村人长年采蘑菇都非常清楚,底子不会采如许的蘑菇。但是另有一种蘑菇,长得与平常的蘑菇很类似,却也是有毒的。
但是本年采蘑菇的热忱还是与往年分歧,有了猫爪儿菜的经历,大师对于采蘑菇非常上心,也都筹算再赚上一笔。采猫爪儿菜最多的几小我,一个月赚了近两贯钱呢!
这时便有人喊了,“婉儿,我的蘑菇清算好了,你来称一称吧!”
各种蘑菇或干些或湿些,约莫十斤摆布能晒成一斤干品。晒蘑菇又与晒猫爪儿菜不一样,除了要先遴选一回之处,还要把特别大的蘑菇撕成两半,而长腿蘑要用刀切成略薄些的片才气晒透。而晒得半干的蘑菇,又要用针和钱将它们穿起来,再挂在屋檐下持续晒。
宁婉便又开端了采蘑菇、收蘑菇。气候一暖,每逢雨后三家村后的山上便一夜之间长出很多的小伞,几天以内若不采下来就会本身坏掉了,是以采蘑菇是要分时候的,最幸亏雨后的凌晨,背着筐子上山,不必进入深山内里,就在四周用心寻觅,半天下来就能采满满一筐。
这就需求遴选的时候细心看了,这里另有一个别例,那就是蘑菇伞上面的褶皱是片状的就是无毒的,而尖刺状的就是有毒的。
是以鲜蘑菇之类的东西,掌柜再喜好不过了,特别是白花脸紫花脸,只半斤八两的,便能给出十几钱,至于新奇的鸡油黄、长腿蘑等等,一斤也能有十文钱。酒楼里只加些最简朴的油盐烹调,送到客人面前,一盘却又要翻上不知多少倍。
就算没有宁婉收蘑菇,三家村的人每年到这个时候也会上山采蘑菇的,自家吃的,送亲朋的,刘货郎偶然也会收一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