始皇还,过彭城,斋戒祷祠,欲出周鼎泗水。使千人没水求之,弗得。乃西南渡淮水,之衡山、南郡。浮江,至湘山祠。逢大风,几不得渡。上问博士曰:“湘君神?”博士对曰:“闻之,尧女,舜之妻,而葬此。”於是始皇大怒,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树,赭其山。上自南郡由武关归。
天子临位,作制明法,臣下脩饬。二十有六年,初并天下,罔不宾服。亲巡远方百姓,登兹泰山,周览东极。从臣思迹,本原奇迹,祗诵功德。治道运转,诸产得宜,皆有法度。大义休明,垂于後世,顺承勿革。天子躬圣,既平天下,不懈於治。夙兴夜寐,扶植长利,专隆教诲。训经宣达,远近毕理,咸承圣志。贵贱清楚,男女礼顺,慎遵职事。昭隔表里,靡不清净,施于後嗣。化及无穷,禀承遗诏,永承重戒。
分天下觉得三十六郡,郡置守、尉、监。改名民曰“黔黎”。大酺。收天下兵,聚之咸阳,销觉得锺鐻,金人十二,重各千石,置廷宫中。一法度衡石丈尺。车同轨。书同笔墨。地东至海暨朝鲜,西至临洮、羌中,南至北乡户,北据河为塞,并阴山至辽东。徙天下大富於咸阳十二万户。诸庙及章台、上林皆在渭南。秦每破诸侯,写放其宫室,作之咸阳北阪上,南临渭,自雍门以东至泾、渭,殿屋衤复道周阁相属。所得诸侯美人锺鼓,以充入之。
三十一年十仲春,改名腊曰“嘉平”。赐黔黎里六石米,二羊。始皇为微行咸阳,与军人四人俱,夜出逢盗兰池,见窘,军人击杀盗,关中大索二旬日。米石千六百。
因使韩终、侯公、石生求神仙不死之药。始皇巡北边,从上郡入。燕人卢生使入海还,以鬼神事,因奏录图书,曰“亡秦者胡也”。始皇乃使将军蒙恬出兵三十万人北击胡,略取河南地。
三十年,无事。
二十九年,始皇东游。至阳武博狼沙中,为盗所惊。求弗得,乃令天下大索旬日。
制曰:“可。”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。制曰:“朕闻泰初有号毋谥,中古有号,死而以行动谧。如此,则子议父,臣议君也,甚无谓,朕弗取焉。自今已来,除谥法。朕为始天子。後世以计数,二世三世至于万世,传之无穷。”
南登琅邪,大乐之,留三月。乃徙黔黎三万户琅邪台下,复十二岁。作琅邪台,立石刻,颂秦德,明对劲。曰:
维二十九年,时在中春,阳和方起。天子东游,巡登之罘,临照于海。从臣嘉观,原念休烈,追诵本始。大圣作治,建定法度,显箸法纪。外教诸侯,光施文惠,明以义理。六国回辟,贪戾无厌,虐杀不已。天子哀众,遂发讨师,奋扬武德。义诛信行,威燀旁达,莫不宾服。烹灭彊暴,振救黔黎,周定四极。普施明法,经纬天下,永为仪则。大矣哉!宇县当中,承顺圣意。群臣诵功,请刻于石,表垂于常式。其东观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