忆念自我想,自我是念否?
比方心中恼热忱识,则化热火,或成热风,或变火铜,或变赤铁,或变火浆,或成火网,火虫火兽,诸炽热物,亦是以热,复感诸寒,因而亦有寒冰之物现,以寒热之变,复现诸风,复现水事,复现人间万事,皆识心识情之所变现,命将结束,识心不聚,诸情自展,故于顷刻间,统统情识所现皆感皆触,统统统统,皆自接受。
复有聪明魔,亦有多闻魔,诸知识为父老,皆能言辞巧辩,因其无大慈悯心,故不能说慈悲事,亦不能舍于慈悲说,虽口说慈悲,而心实无慈悲,虽心念慈悲事,而意无慈悲性,虽做慈悲想,而堕慈悲名,如是善巧,能惑世人,不能惑于智者,而于真慈悲人,能说慈悲事,能慈悲性,能起慈悲想,复能离慈悲相,是故其说圆融,真慈悲也。
人鬼殊途,敬而远之,莫起邪心,机巧心机,亦自欺也,人身精力之境地,比方为六合,是故亦能有诸灵众生,乃至有诸鬼随缘伴生,不但于人,人间众生,乃至山川草木,江河湖海,皆能够伴生鬼神之类,皆有缘业随生之众生安住也。
如是人间,有二大界,一为有色,一为无色,无色空界,亦有诸不同,有色界中,亦有不同,大类有二,一为著欲,一为离欲,于著欲界复有二界,一为天天下,一为大家间,而于此有色界中,有胎、卵、湿、化四种出世之事。
比方人居地上,地蹦而人死,伴生之众生,其所伴生处亡灭,其业身亦灭,能得重生也,故说举头三尺有神明,而实人间统统处皆有精力境地,皆有诸神灵之所住、所游。
我身与我意,而我是谁阿?
诸仙层次现,诸法所陶铸,
功德毕竟尽,长远劫复来,
还归宿天下?或为将来人?
此道亦非真,摆脱亦幻也,
人间有庶人、贤人、贤人、神人、至人,庶人有三,一曰士人,二曰凡人,三曰小人,士有上中下三等,操行渐次而分,凡人亦三等,小人亦三等,皆善恶品性而分。
心起正念,则正念益增,心生邪想,则邪见日盛,如是传染相续,精力流变,堕忧患中,或堕迷恋,于苦乐事,得恰当中,计算不出,胶葛妄图,以是人缘,六根识性,生六种识情,情分如水,沉湎下坠,感于六根诸业而现各种影象,于命终时,心识归元,故物象纷繁呈现,心识流于无边虚空,情识感受其念想之业缘影象,如是堕表情中,比方入梦,迷不知觉。
如是贪者罪人亦能为此上妙之事,何况人间诸有德人?若勤奋正行,起正念而持正心,纯德之性,念念增加,垂垂即成统统境地,亦因德行,能不堕诸境地,是故诸境地成时,亦诸境地灭时,而于其心,见统统境地,亦了统统境地,统统境地性,清楚在心,统统境地事,了然于智,是故能善巧行事。
人间鬼仙种类繁多,人间人仙,亦有差分,有德行仙,有术法仙,有长命仙,有服饵仙,各种人仙,但可保命延年,或可发挥术法,或其德行为人神尊敬,皆不达于造化之理,亦不测休咎人缘,皆为凡人也,故说人仙不离乎人。
现在我两思,三年谁为真?
行者应生志,必破彼邪见,
诸有停滞者,于所知深陷,
如是阴境地有如是鬼仙,阳境地中,亦有诸神、灵、仙,如是阳仙、灵仙,亦有各种不同,而多为修持者所生之趣也,如是阴阳仙界,名为仙道境地,此界非人间须弥峰上诸天界事,乃为阴阳灵性境地内,诸众生所居住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