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----------------------page84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遂终夜伏。未明,又闻二人以次复来,哝哝入竹丛中。儿乃归。翁问所往,
嗽[24],呕痰辄数升,寻愈[25]。北郭王氏妇,向祟于狐;至是问之,
饮之,数日渐安。父子俱喜。一夜睡醒,失妇地点;父子又觅得于别室。由
[8]气触:言语、面色稍有冒犯。气,声气。
焉[3]。有子十岁,素别榻卧,亦招与俱。夜既深,媪儿皆寐,狐复来。妇喃
一私北郭王
[11]蓬科:丛生的蓬草。
“父待市中,不遑食也”。遂径出,隐以药置酒中。遨游市上,抵暮方归。
此处是对行脚乞食和尚的俗称。
离家到寺院作僧尼。梵衲,梵文音译,意为“抖擞“,即去掉尘垢烦恼之意。
其尾,约二寸许,湿血犹滴。初,挑灯起,母便诟骂,儿若弗闻。击之不中,
[21]缀系:尾随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page85-----------------------
[23]讨狐之陈平:意义是善用妙策诛狐的妙手。陈乎,汉初人,以奇计
[7]矢:通“屎”。
也!然学宫圮而烦妖道[16],亦士大夫之羞
戒子睡勿熟。夜阑,儿及媪倚壁少寐。既醒,失妇,意其出遗[5];久待不至,
亦不羞缩。自是遂狂,歌哭叫詈,日万状。夜厌与人居,另榻寝儿,媪亦遣
[10]宵分:半夜。
据《聊斋志异》手底稿
之,未尽也。父惊问:“何不早告?”曰:“此物最灵,一泄,则彼知
矢[7],无敢违者。创殿阁,所费不资[8],人咸乐输之[9]。邑令南公恶
本同类,何靳些须[22]?暇时,尚当与君痛饮耳。”遂与俱去,取酒授之,
[1]长山:旧县名。在今山东省邹平县一带。
出。妗诘母疾[16],答云:“连朝稍可[17]。又以耗子啮衣,怒涕不解,故
尾,刀痕仿佛。自是遂安。而妇瘠殊甚,心渐了然,但益之
始疑。媪惧,不敢往觅。儿执火遍烛之,至他室,则母裸卧此中;近扶之,
初创人释伽牟尼,后亦作为对高僧的尊称。
佛[6]。愚民妇异其所为,执弟子礼者以千万计。金诃使食
其怪[10],执而笞之,使修圣庙[11]。门人竞相告曰:“佛遭难!”争募救
据《十二梵衲经》和《大乘义章》卷十五载,修梵衲行者,在衣、食、居方
[19]汤饼:汤面。参俞正燮《癸巳存稿》十“面便条”条。
父问地点,托在舅家。儿自是日游廛肆间。
[5]出遗:外出便溺。遗,大小便的通称。
[13](chi尺):《广韵六脂》:“,酒器,大者一石,小者五斗。”
则狐绝而病亦愈。翁由此奇儿,教之骑射。后贵至总戎[26]。
【注释】
乃归。
面共有十二种刻苦的修行规定,其修行者,称“修梵衲行者”,简称“梵衲”。
入何氏园中。至夜果绝,儿窃喜。但母痴卧如死。未几,贾人归,就榻问讯。
露其假尾,曰:“我辈混迹人中,但此物犹存,为可爱耳。”其人问:“在
矣[17]。”
[16]妗(jin近):《集韵》:“俗谓舅母曰妗。”
[1]贾(gu古):经商。篇题“贾儿”的贾,指贩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