叶云舒听罢,讶然道:“恩师竟已萌发退意?”
叶云舒道:“恩师要见归雁庄庄主沈眉,传他来府衙便可。您是官,他是民,尊卑有别,岂能乱了端方?”
谢婉芝道:“这份折子,我若递上去,定不会送到陛下的手上,大院君必然会起首恩准。”她一笑,“我若不主动解甲归田,大院君也不会善罢甘休。或者向他投诚,或者死于非命,别无他法。”她长叹一声,将奏折放到一边,喃喃道,“但是,在我江南道的辖地,掘地三尺却找不到皇宗子,本官又怎能放心拜别?当年欧阳将军对我有知遇之恩,谢婉芝万死不能报其一。皇宗子是将军留活着上独一的骨肉,现在无端失落,本官就算身首异处,到泉下也无颜面对欧阳将军。”
女子站定,恭然见礼道:“门生拜见大人。”
谢婉芝嘲笑道:“大院君和岷王想杀皇宗子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,只是众目睽睽之下不敢冒昧。此番在江南,他们如此逼迫于我,想必早有策划,可叹本官竟粗心了。”她起家负手在屋内来回踱着步子,法度微微混乱,犹见心烦意乱,“顾此失彼……顾此失彼啊!”
她只是微微点头,并不稍作逗留,还是行色仓促,走过了几道拱门,终究来到了府衙的一处偏院。此地恰是江南道司政史谢婉芝平常办理公文的处所,侍立在院门口的小鬟上前施礼,随后便引着她来到内堂。
谢婉芝点头道:“不错。这便是为臣之道。”她浅笑着看着面前的女子,“云舒能够参透此中真意,此后宦海沉浮,也会少点盘曲,不枉你我师徒一场。”
谢婉芝点点头,她四十余岁的年纪,半老徐娘,风味犹存,只是眼角模糊的细纹表示着她已韶华不再。她只是一笑,笑容娴雅,仪态端庄,长长的手指抽出此中的一份调令,粗粗看了几眼,淡淡道:“大院君这是在迫我呢。他几次三番表示本官,要我结合江北、巨鹿、岭南三道联名向陛下上书,恳请进岷王殿下的位分为亲王。而本官迟迟不动,大院君便恼羞成怒了。”
案前烛火明灭,噼啪作响,谢婉芝莞尔一笑,低声轻吟,“一封朝奏九重天,夕贬潮州路八千。欲为圣朝除弊事,肯将衰朽惜残年。”她悄悄感喟道,“云横秦岭家安在,雪拥蓝关马不前。此情此景,韩退之的这首诗倒是正合我心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