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明末之虎 > 第二百六十七章 蟒袍玉带

我的书架

受封而领铁券者,为世袭册封,不然为流爵。袭封则还看其是否有诰券(诰券又称丹书,这便是丹书铁券的由来)核定世流降除之等。爵位世袭,或世代同袭此爵,或降等以袭,如封侯而世袭伯。

他脑海中,敏捷地闪现了王承恩的汗青平生。

“哦,本来是王公公。”

中年寺人念完这段长长的圣旨,说得口干舌燥的他,下认识地吞了几口唾沫。

听了王承恩自报家门,李啸陡觉心头一阵刺痛。

“李啸,还不快领旨谢恩。”中年寺人一声低喝,让深思中的李啸回过神来。

而李啸收到的伯爵腰牌,为象牙精玉所制,为最高档的仁字号,雕镂精彩,外型流利,上面有舞龙蟠云之饰,高低皆有圆窍,穿有玉色丝绦,以利系挂。这类仁字号的腰牌,向为公、侯、伯等超品之爵者,专门佩带。

“赤凤伯,万胜!”

只是,天子要给自已加封为世袭的伯爵,这可不得了。话说从周朝时,中国就有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、五爵制,而后代的西方贵族等阶轨制,实在不过是按当代中国爵位称呼翻译过来罢了。当然,因为近当代史中,西方的文明与科技非常强大,远超满清治下的中华,以是世人反而西方爵位轨制更加体味,有不明其故者,乃至觉得爵位轨制是从西方演变到中国的,是为大谬也。

当然,天子能把登州府交给自已管理,却也是可贵的功德。能获得更多的地盘与百姓,李啸自是笑纳。

“奉天承运,天子敕曰:山东赤凤左都督李啸,驰驱王事,忠勇可嘉,奏捷盟国,扬威异域,救朝鲜于千钧之刻,退鞑虏于竟功之时,这般奇功,彪炳殊卓,朕闻奏报,不堪欣然之至矣。李啸奸佞大义,为王前驱,扶危戡乱,实朝廷之砥柱,国度之干城也。此等大功,讵可泯其绩而不嘉之觉得宠命乎?朕当效皇祖有功必赏之遗命,兹特封李啸为赤凤伯,给诰券,赐铁券,食禄一千石,挂‘征虏将军’印,世代袭爵,万世不替。其部建功人等,兵部核验后,着有司从优叙议,按功论赏。另擢李啸为登州府团练总兵官,登州各州县卫所,俱受其辖,其地军民百姓,皆受其治。望李啸戒骄毋矜,另加丕绩,管理处所,抚养百姓,克失职守,戮力复兴。钦哉!。。。。。”

李啸脸上绽出浅笑,从宣旨寺人手中接过圣旨。

要晓得,原宁远伯李成梁,在东北与蒙前人打生打死一辈子,才换来这个伯爵之位,并且还是流爵,其子李如松并不能担当。李如松终究能封为宁远伯,还是因为万历二十六年时,时年五十岁的李如松,在与蒙古部落的交兵中阵亡后,朝廷为了表其援救朝鲜与打击蒙前人的功劳,才追赠少保、赐爵宁远伯。

一众挂印将军当中,唯有马祥麟是以副总兵之职,挂衔为骠骑将军印的。

现在崇祯天子给了这般年青的李啸,那世袭的伯爵之位,可谓非常可贵的光荣。

手展明黄色的绢布圣旨的中年主监,却并不急于朗读圣旨,而是先将李啸高低打量了一番,脸上隐现笑容,才开端大声朗读。

“山东赤凤左都督李啸接旨。”

当然,他身份有些特别,一来他是土司,朝廷赏其将军印多有拉拢之意。二来秦马两家,三朝以来对朝廷忠心耿耿,频频出兵勤王讨逆,为王前驱,这个敕封的骠骑将军,有很大启事是朝廷出于对他家属的嘉赏。

王承恩大笑收下后,李啸对其侍从,也按品阶各有差赏,故世人无不高兴。

推荐阅读: 镇龙廷     疯狂的系统     我在地球斩神魔     听见七零年     重生之悠然田居     重生之最强蜜婚     寒门麒麟子,开局给美娇娘冲喜     古代养家日常     第二冥界     我的老婆是明星     有狐     灵界教师    
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