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墨子 > 第5章

我的书架

子墨子曰:方今之时,复古之民始生未有正长之时,盖其语曰:天下之人异义。是以一人一义,十人十义,百人百义。其人数兹众,其所谓义者亦兹众。是以人是其义,而非人之义,故交相非也。内之父子兄弟作怨样,皆有离散之心,不能相和合,至乎舍余力不以相劳,藏匿良道不以相教,腐巧余财不以相分,天下之乱也,至如禽兽然。无君臣高低长幼之节,父子兄弟之礼,是以天下乱焉。

天子诸侯之君,民之正长,既已定矣。天子为发政施教,曰:凡闻见善者必以告其上,闻见不善者亦必以告其上,上之所是必亦是之,上之所非必亦非之。已有善傍荐之,上有过规谏之,尚同义其上,而毋有下比之心,上得则赏之,万民闻则誉之。意若闻见善不以告其上,闻见不善亦不以告其上。上之所是不能是,上之所非不能非。已有善不能傍荐之,上有过不能规谏之。下比而非其上者,上得则诛罚之,万民闻则非毁之。故古者圣王之为刑政赏誉也,甚明察以审信,是以举天下之人,皆欲得上之赏誉,而畏上之毁罚。

国君治其国,而既已治矣。有率其国之万民以尚同乎天子,曰:凡国之万民,上同乎天子,而不敢下比。天子之所是必亦是之,天子之所非必亦非之。去而不善言,学天子之善言。去而不善行,学天子之善行。天子者,固天下之仁人也。举天下之万民以法天子,夫天子#4何说而不治哉。察天子之以是治天下者何故之以也?曰:唯以其能一同天下之义,是以天下治。夫既尚同乎天子而未尚同乎天者,则天苜将犹未止也。故当若天降寒热不节,雪霜雨露不时,五谷不熟,家畜不遂,疾苗戾疫,飘风苦雨,荐臻而至者,此天之降罚也,将以罚下人之不尚同乎天者也。

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一,而不上同于天,则旧犹未去也。今若天飘风苦雨,赓赓而至者,此天之以是罚百姓之不上同于天者也。

是故里长顺天子政,而一同其里之义。里长既同其里之义,率其里之万民以尚同乎乡长,曰:凡里之万民,皆尚同乎乡长,而不敢下比。乡长之所是必亦是之,乡长之所非必亦非之。去而不善言,学乡长之善言。去而不善行,学乡长之善行。乡长固乡之贤者也,举村夫以法乡长,夫乡何说而不治哉。察乡长之以是治乡者,何故之以也?曰:唯以其能一同其乡之义,是以乡治。

故古者圣王明天鬼之所欲,而避天鬼之所憎,以求兴天下之利,除天下之害。是以率天下之万民,斋戒沐浴,洁为酒醴集盛,以祭奠天鬼。其事鬼神也,酒醴乐盛不敢不镯洁,捐躯不敢不胆肥,珪璧币帛不敢不中度量,春秋祭奠不敢失时几,听狱不敢不中,分财不敢不均,居处不敢息慢。曰#5:其为正长若此,是故出诛胜者,何故之以也?曰:唯以尚同为政者也。故古者圣王之为政若此。今天下之人曰:方今之时,天鬼之福可得也。万民之所便当,而能强处置焉,则万民之亲可得也。其为政若此,是以谋事#6,发难成,入守固,上者天鬼有厚乎其为政长也,下者万民有便当乎其为政长也。天鬼之所深厚,而强处置焉,则天下之正长犹未废乎天下也,而天下之以是乱者,何故之以也?子墨子曰:方今之时之以正长,则本与古者异矣。譬之如有量之以五刑然。昔者圣王制为五刑,以治天下,逮至有苗之制五刑,以乱天下。则此岂刑不善哉,用刑则不善也。是以先王之书《以#7刑之道》曰:苗民否用练,折则刑,唯作五杀之刑,日法。则此言善用刑者以治民,不善用刑者觉得五杀。则此岂刑不善哉,用刑则不善,故遂觉得五杀。是以先王之书《术令》之道曰:惟口出好兴戎。则此言善用口者出好,不善用口者觉得谗贼寇戎。则此岂口不善哉,用口则不善也,故遂觉得谗贼寇戎。

推荐阅读: 横行霸道     邪魅鬼医:纨绔大小姐     寻人专家     随身空间:重生农门商女     戏法罗     文抄公?我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!     独步天途     石道     回到古代当枭雄     豪门秘婚小娇妻     超脱     诸天黑手    
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