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硌:石头很大的模样。②榛:落叶灌木,结的果实叫榛子,近球形,果皮坚固,木料可做器物。楛:一种树木,形似荆而赤茎似蓍,木料能够做箭。③雉:俗称野鸡。雄性雉鸟的羽毛富丽,颈下有一明显红色环纹。雌性雉鸟满身褐色,体形较小,尾也较短。长于行走,但不能长时候飞翔。肉能够食用,而尾羽可做装潢品。④髯:脖子咽喉下的须毛。⑤眴目:即瞬目,眨眼睛。
【注释】
①茈草:即紫草,能够染紫色。
【译文】
又北百八十里,曰诸次之山,诸次之水出焉,而东流注于河。是山也,多木无草,鸟兽莫居,是多众蛇。
向北二百里,是座鸟山,山上到处是桑树,山下到处是构树,山北面盛产铁,而山南面盛产玉石。辱水从这座山发源,然后向东流入黄河。
【译文】
【原文】
【注释】
又西三百里,曰中曲之山,其阳多玉,其阴多雄黄、白玉及金。有兽焉,其状如马而白身黑尾,一角,虎牙爪,音如鼓音,其名曰,是食豺狼,能够御兵。有木焉,其状如棠,而员叶赤实,实大如木瓜①,名曰櫰木,食之多力。
【原文】
向北五十里,是劳山,这里有富强的紫草。弱水从这座山发源,然后向西流入洛水。
①嗥:野兽呼啸。②黄贝:据前人说是一种甲虫,肉如蝌蚪,但有头尾耳。
①鳣鱼:一种形体较大的鱼,大的有二三丈长,嘴长在颔下,身材上面有甲,无鳞,肉是黄色的。②铫:即吊子,一种有把柄有流嘴的小型烹器。
北五十里,曰劳山,多茈草①。弱水出焉,而西流注于洛。
①木瓜:木瓜树所结的果子。这类果树也叫楙树,落叶灌木或乔木,果实在春季成熟,椭圆形,有香气,能够吃,也可入药。
又北百八十里,曰号山,其木多漆①、棕,其草多药②、③、芎④。多汵石⑤。端水出焉,而东流注于河。
总观西方第三列山系的首尾,从崇吾山起到翼望山止,一共二十三座山,路过六千七百四十四里。诸山山神的形貌都是羊的身子人的面孔。祭奠山神的典礼,是把祀神的一块吉玉埋上天下,祀神的米用稷米。
【注释】
【原文】
【原文】
【原文】
①蓐收:前人以为它就是金神,长着人面,虎爪子,红色毛皮,拿着钺,办理太阳的降落。②婴短之玉:也叫婴垣之玉。“垣”、“短”能够都是“脰”之误。而婴脰之玉,就是可制作脖颈饰品的玉石。婴,环抱。脰,颈项。③红光:就是蓐收。
【译文】
①柒木:漆树。“柒”即“漆”字。②神:就是魑魅一类的东西,而魑魅是传说中山泽的鬼怪。③钦:“吟”字的假借音,嗟叹之意。
【注释】
【译文】
【原文】
又北百二十里,曰上申之山,上无草木,而多硌①石,下多榛楛②,兽多白鹿。其鸟多当扈,其状如雉③,以其髯④飞,食之不眴目⑤。汤水出焉,东流注于河。
再向西一百二十里,是座刚山,到处是富强的漆树,多出产琈玉。刚水从这座山发源,向北流入渭水。这里有很多神,形状是人的面孔野兽的身子,长着一只脚一只手,收回的声音像人嗟叹。
又西二百二十里,曰鸟鼠同穴之山,其上多白虎、白玉。渭水出焉,而东流注于河。此中多鳋鱼,其状如鳣鱼①,动则其邑有大兵。滥水出于其西,西流注于汉水,多之鱼,其状如覆铫②,鸟首而鱼翼鱼尾,音如磬石之声,是生珠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