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而弗有,为而弗恃,功成而不居。
六合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﹔贤人不仁,以百姓为刍狗。
塞其兑,闭其门,毕生不勤。
凿户牖觉得室,当其无,有室之用。
夫二者各得所欲,大者宜为下。
此非以贱为本邪。非乎。故致誉无誉。
故物或损之而益,或益之而损。
旷兮其若谷﹔
大邦者下贱,天下之交,天下之牝。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十三章
同于道者,道亦乐得之﹔
万物并作,吾以观复。
水善利万物而不争,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二十三章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五十八章
以道莅天下,其鬼不神﹔
是以贤人方而不割,廉而不刿,直而不肆,光而不耀。
上善若水。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十九章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二十一章
为有为,则无不治。
不自矜,故长。
明白四达,能无知乎。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二十二章
图难于其易,为大于其细﹔
五色令人目盲﹔五音令人耳聋﹔五味令人丁爽﹔
居善地,心善渊,与善仁,
老子:「品德經」:第一章
夷道若颣﹔
我无事,而民自富﹔
其次,畏之﹔
杀人之众,以哀思泣之,克服以丧礼处之。
何如万乘之主,而以身轻天下。
天下多忌讳,而民弥贫﹔
慎终如始,则无败露。
保此道者,不欲盈。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三十二章
夫唯啬,是谓早服﹔
故满足不辱,知止不殆,能够悠长。
早服谓之重积善﹔重积善则无不克﹔
人之不善,何弃之有。
老子:「品德經」:第六十五章
荏弱胜刚烈。
此三者不成致诘,故混而为一。
专气致柔,能如婴儿乎。
混兮其若浊﹔
同于失者,失亦乐得之。
其脆易泮,其微易散。
为之于未有,治之于未乱。
大道废,有仁义﹔聪明出,有大伪﹔
知名六合之始﹔驰名万物之母。
不贵可贵之货,使民不为盗﹔
以其不自生,故能长生。
三十辐,共一毂,当其无,有车之用。
夫物芸芸,各复归其根。
谷得一以生﹔
物或恶之,故有道者不处。
宠辱若惊,贵大患若身。
是以贤人有为,故无败﹔
功遂身退,天之道也。
不成得而贵,不成得而贱。故为天下贵。
信不敷焉,有不信焉。
涣兮若冰之将释﹔
揣而锐之,不生长保。
有为而无不为。
果而不得已,果而勿强。
弱其志,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二十五章
夫物或行或随﹔或嘘或吹﹔
吾以是有大患者,为吾有身,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五十六章
致虚极,守静笃。
行不言之教﹔万物作而弗始,
知其荣,守其辱,为天下谷。
儽儽兮,若无所归。
窈兮冥兮,此中有精﹔其精甚真,此中有信。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三章
何谓宠辱若惊。
同于失者,失亦乐得之。
行不言之教﹔万物作而弗始,
搏之不得,名曰微。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十七章
修之于家,其德乃余﹔
复命曰常,知常曰明。
揣而锐之,不生长保。
故满足之足,常足矣。
此三者不成致诘,故混而为一。
为者败之,执者失之。
夫物芸芸,各复归其根。
常使民无知无欲。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四章
将欲废之,必故兴之﹔将欲取之,必故与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