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者败之,执者失之。
搏之不得,名曰微。
不自见,故明﹔
孔德之容,惟道是从。
动善时。夫唯不争,故无尤。
是以贤人不可而知,不见而明,不为而成。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八章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三章
夫轻诺必寡信,多易必多难。
兕无所投其角,虎无所用其爪,兵无所容其刃。
故常无,欲以观其妙﹔常有,欲以观其徼。
强其骨。
实其腹,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二十三章
果而勿矜,果而勿伐,果而勿骄。
其次,亲而誉之﹔
故建言有之:
其安易持,其未兆易谋。
故贵以身为天下,若可寄天下﹔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三十三章
朴虽小,天下莫能臣。
风雅无隅﹔
道可道,非常道。名可名,非常名。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六十章
信者,吾信之﹔不信者,吾亦信之﹔德信。
物壮则老,是谓不道,不道早已。
死而不亡者寿。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二十二章
知其白,守其黑,为天下式。
天长地久。
不善人者,善人之资。
九层之台,起于累土﹔
何谓宠辱若惊。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十三章
故善人者,不善人之师﹔
天长地久。
知名六合之始﹔驰名万物之母。
吾以是有大患者,为吾有身,
故有之觉得利,无之觉得用。
六合。六合尚不能久,而况于人乎。
修之于乡,其德乃长﹔
昔之得一者:
以道莅天下,其鬼不神﹔
用其光,复归其明,无遗身殃﹔是为袭常。
老子:「品德經」:第一章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三章
常善救物,故无弃物。
上德有为而无觉得﹔
处实在,不居其华。故去彼取此。
强梁者不得其死,吾将觉得教父。
有国之母,能够悠长﹔
使我介然有知,行于大道,唯施是畏。
天下皆知美之为美,斯恶已。
益生曰祥。心负气曰强。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六十四章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六十三章
持而盈之,不如其已﹔
其事好远。
处世人之所恶,故几于道。
民之处置,常于几成而败之。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五十二章
载营魄抱一,能无离乎。
人之迷,其日固久。
域中有四大,而人居其一焉。
多言数穷,不如守中。
公乃全,全乃天,
犹兮若畏四邻﹔
夫物芸芸,各复归其根。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七章
故能成其私。
夫唯不成识,故强为之容:
无执,故无失。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五十六章
沌沌兮,如婴儿之未孩﹔
弱其志,
虚其心,
天下难事,必作于易,
知名之朴,夫亦将不欲。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十二章
为之于未有,治之于未乱。
六合以是能长且久者,
公乃全,全乃天,
是谓深根固柢,长生久视之道。
生而弗有,为而弗恃,功成而不居。
既得其母,以知其子,
其致之也,谓天无以清,将恐裂﹔
天下皆知美之为美,斯恶已。
天下无道,兵马生于郊。
其在道也,曰:余食赘形。
不自矜,故长。
世人皆有以,而我独顽且鄙。
惚兮恍兮,此中有象﹔恍兮惚兮,此中有物。
非以其忘我邪。
以其生之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