**作者码字不易,请大师回绝盗.版支撑正.版,本文由独发,回绝转载!**
始可与言诗已矣,告诸往而知来者。”
『420』子曰:“三年无改於父之道,可谓孝矣。”
『47』子曰:“人之过也,各於其党。观过,斯知仁矣。”
仁矣,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。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?我未见力不敷者。尽有之
『13』子曰:“巧舌令色,鲜矣仁!”
『317』子贡欲去告之饩羊。子曰:“赐也!尔爱其羊,我爱其礼。”
『111』子曰:“父在,观其志;父没,观其行;三年无改於父之道,可谓孝矣
勿惮改。”
『417』子曰:“见贤思齐焉,见不贤而内自省也。”
『12』有子曰:“其为人也孝弟,而好犯上者,鲜矣;不好犯上,而好反叛者,
『210』子曰:“视其以是,观其所由,察其所安。人焉叟哉?人焉叟哉?”
因於殷礼,所损益,可知也。其或继周者,虽百世,可知也。”
『215』子曰:“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”
八佾第三
可谓好学也已。”
『28』子夏问孝。子曰:“色难。有事,弟子服其劳;有酒食,先生馔,曾是以
学而第一
『112』有子曰:“礼之用,和为贵。先王之道,斯为美;小大由之。有所不可
『412』子曰:“放於利而行,多怨。”
『25』孟懿子问孝。子曰:“无违。”
『115』子贡曰:“贫而无谄,富而无骄,何如?”子曰:“可也;未若贫而乐
『48』子曰:“朝闻道,夕夕死可矣。”
『116』子曰:“不患人之不己之,患不知人也。”
『426』子游曰:“事君数,斯辱矣;朋友数,斯疏矣。”
『312』祭如在,祭神如神在。子曰:“吾不与祭,如不祭。”
『29』子曰:“吾与回言整天,不违,如愚。退儿省其私,亦足以发,回也不愚
宁戚。”
『24』子曰: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
『314』子曰:“周监於二代,郁郁乎文哉!吾从周。”
『27』子游问孝。子曰:“今之孝者,是谓能养。至於犬马,皆能有养;不敬,
『324』仪封人请见,曰:“君子之至於斯也,吾何尝不得见也。”从者见之。
亦可宗也。”
『318』子曰:“事君尽礼,人觉得谄也。”
『316』子曰:“射不主皮,为力分歧科,古之道也。”
『14』曾子曰:“吾日三省吾身――为人谋而不忠乎?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
『36』季氏旅於泰山。子谓冉有曰:“女弗能救与?”对曰:“不能。”子曰:
“但是管仲知礼乎?”曰:“邦君树塞门,管氏亦树塞门。邦君为两君
『113』有子曰:“信近於义,言可复也。恭近於礼,远热诚也。因不失其亲,
『214』子曰:“君子周而不比,小人比而不周。”
『213』子贡问君子。子曰:“先行其言而后从之。”
则以学文。”
『415』子曰:“参乎!吾道一以贯之。”曾子曰:“唯。”
『11』子曰: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而不
『421』子曰:“父母之年,不成不知也。一则以喜,一则以惧。”
『413』子曰:“能以谦逊为国乎?何有?不能以谦逊国,如礼何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