贾诩赞道:“公子伶牙俐齿,言辞凿凿,贾某佩服。不瞒崇如,吾也早有此意,竟与你不谋而合。贾某正忧如何向将军提及此事,岂料明公竟派崇如前来,恰逢当时。崇如请先到馆驿安息,明早与我同见将军。”
“崇如所虑极有事理。”郭嘉深觉得然,其别人都同声拥戴。
刘墉拱手道:“古语云,成大事者,不恤小耻;立大功者,不拘末节。张将军虽有曹公夺婶热诚之恨,明公却有丧子失侄之痛,亲信爱将典韦也因此丧命,孰轻孰重,世人自有公论。然丞相胸怀广漠,可纳百川,求才若渴之心,天下皆知,岂会因小失大,以私废公?曹公愿与张将军化兵戈为财宝,与将军同殿为臣,结为手足之情,兄弟之义。”
曹操笑道:“崇如可愿前去?”
程昱道:“崇如献得此计,必有说辞。可令其前去。”
只听刘墉侃侃而谈,又道:“江东孙策,只想一统江东。其心远在庐江、豫章。不如丞相许以官职,以朝廷之令下诏令其攻袭刘勋、华歆,孙策必对丞相戴德戴德,自不会在旁掣肘。再说刘表,目光短浅,只想保住荆州地盘,只要丞相许以重诺,签缔盟约,其心必安。”
“如丞相不计前嫌,可派人招宛城张绣来降。荆州刘表、江东孙策,可封官赐爵,令其按兵不动,丞相再无后患,如此一来,丞相所虑只要河北袁绍罢了。”
“崇如快快道来。”
郭嘉道:“刘表、孙策均兵马充盈,不成小觑。丞相,不若先招降张绣,这两人必有所忌,丞相顺势派人前去,必能一举胜利。”
曹操哈哈大笑道:“成大事者,不拘末节。刘表、孙策与孤本无仇怨。或可功成。不过张绣与秘闻有深仇大恨,即便曹某不作计算,他又如何能等闲干休?崇如有何良策能压服此人归降?”
“奉孝此言甚合孤意,明日我奏请圣上,表刘墉为参谋将军,持秘闻亲笔手札,前去襄城招降张绣。”
那从人见刘墉怔怔地半天不动,便提示道:“公子,丞相可还在等着呢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