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过了两个时候,船在离周瑜水寨比来的船埠泊岸。王老头与刘墉拱手告别,又提示道:“公子,沿此道前行五里便是官道,再向北走三里右转便是通往周瑜水寨的通衢。”
王老头告别分开,刘墉也站起家来四周走动,探出船舷一看,只见楼船的两侧各有五片长长的桨叶伸出,同时起桨、前移、入水、划水,复兴桨……整齐齐截,井然有序,鞭策着楼船破浪进步,甚是迅捷。此时船已行到湖心,风也大了很多,吹得船上的旗号“哗哗”作响,湖面上波澜翻滚,白浪掀天,远处的小渔船在浪中高低颠簸,飘摇不定,而这楼船却如履高山,没有涓滴的摇摆。
刘墉点头道:“王老,我不是在这里造船,而是想请些能工巧匠到我那边去造。”
“本来是刘将军。”那小校心中一震,眼睛一亮,向刘墉瞅了一眼,拱手说道:“请刘将军一行暂在帐中安息,小的这就去禀报周都督。”说着,抢先带路,带着刘墉等人上得土坡,向其他小兵叮咛一阵,要其好生相待,又向刘墉等人拱了拱手,才跨上战马到大营禀报去了。
王老头在旁感慨道:“公子宅心仁厚,小老儿听了真是百感交集啊。”
刘墉早晓得问也是白问,不过是抱着一丝胡想罢了,以周瑜的聪明睿智和计谋目光,哪会让这些高端军事人才外流呢?换作是本身恐怕也会如许做的。听王老头如此一说,刘墉不由深深叹了口气。
小乔嘟着小嘴,心中颇不平气,刚想反唇相讥,却听随风传来阵阵鼓声,异化着兵刃相撞的金戈之声,顿时一呆。
“那也过分庞大了!”刘墉又惊又喜。
周瑜接太小校奉上来的拜贴草草看了一眼,又递给鲁肃,口中说道:“公然如此。他来江东乃是私事;如果公事,则应先往柴桑拜见吴侯,再到我水军大营方是正理。”
刘墉微一愣,方想起周仓雇船时必然用的是化名,便笑了笑道:“不瞒王老,鄙人姓刘。”
“是。”王老头心中更是打动。
“公子如此扣问,莫非是筹算本身建楼船?”王老头竟猜中了刘墉心中所想。
“本来如此……”鲁肃悄悄点了点头,心道,如此说来刘墉不但是搅了孙策的功德,连带着也毁了你周瑜的姻缘,不知周瑜心中又是如何筹算的,又问道,“公瑾还要见刘墉么?”
实在不消王老头提示,方才刘墉在船上已经大抵晓得周瑜水寨的方位。刘墉点点头,领着小乔、周仓等人不紧不慢地上路了。走了约一个时候,便是通往鄱阳水军的大道,甚是宽广平直,又走了十余里,前面是一个小土坡,两边是密密匝匝的树林,坡顶边支着几顶帐篷,中间栓着几匹战马,门路正中则有一队兵士扼守,正目光烁烁地盯着他们。刘墉右手一扬,止住了脚步。
鲁肃道:“这刘墉极得曹操赏识,此来江东必有要事。”
刘墉上到高处方晓得周瑜在此设卡的启事。本来,站在此处周瑜的水寨便一览无遗:左边离此不过三里路便是水军大营,一面环湖,另三面则是高高的栅栏,一条门路直通营中,此时相接处是一道高大丰富的营门。营中门路交叉、旗号招展,红色的帐篷一个挨着一个,连缀不竭伸向远方,中间拱卫着一个巨大的帐篷,中间竖着一支高竿,一面绣着庞大“周”字的帅旗顶风招展。右方是广袤的鄱阳湖,湖中不时有各种战船穿越,小巧快速的兵舰、四平八稳的斗舰、庞大威风的楼船……楼船公然是庞大非常,在富义作为主力战船的斗舰在它的面前就如兔子比于大象。此时,战船正练习着各种战术战法,或隔水对射,或近身比武,或围追堵截……锣鼓声、喊杀声响彻云霄。刘墉还是第一次看水军练习,不由得心潮彭湃、意气风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