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快朱老太太就听得了李二舅要开铺子的事,面上有几分鄙夷,她不晓得里头另有程家母子的事,用晚餐时想起来便唠叨了两句:“现在这世道是甚么人都敢开铺子了,他李二才来通安才几年,人都不识得几个呢。”
过了两年多,因李氏的身子经常用药调度,程文涵上学也要用度,即便常日里李氏做些绣件寄卖、红珠帮工挣点儿钱银,家中日子也只是勉强保持,到底没能攒下多少。
那年红珠爷爷抱病,临终前抓了程桂棠的手,道不幸了他,随后就闭了眼走了。一大师子又是哀痛烦闷又是烦乱丧事,待过了七七热孝,朱老太太就主持了分炊,让程桂棠搬走。
朱老太太不说自家儿子,眼睛倒是直往李氏身上戳利刀子。
只是那库房现在是小小的一间,百般货色堆得混乱,常日多是朱桂达理着,姜氏找了半天赋找出来那装缎子的旧箱子,翻开一瞧,果然没有那大红的!
姜氏哼了一声,合上箱子出来了。
“原想着留给你做嫁奁的,现在……”李氏摸着那大红缎子感慨。
就为这,当时红珠二婶娘杜氏还差点喧华起来,说是那乡间人一家大小一年到头也花用不到三两银子去,分给小儿子这么很多钱银,是把全部家都掏空了给他家呢!
姜氏看了眼李氏,笑着应和:“老话说的是,水往低处流,人往高处走,可见此人的心都是大的,谁不想当个掌柜呢,能当得成也是这李二的本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