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> 第四百七十六章 静坐方便法

我的书架

如果能够先悟到了自性,修习工夫垂垂深切达到了心息相依安闲的境地,体验了心物一元,才晓得统统的法门,不过都是为修学的便利罢了。

修定的人,最轻易落入昏沉的境地,如果不能体味这是昏沉,而自发得是得定,实在是可悲的出错,宗喀巴大师曾说过,若以为这类昏沉就是定境的话,命终今后,就会堕入牲口道,以是不谨慎还行吗?

如果心念不大狼藉,仿佛已经系住一缘,但仍有些比较纤细的妄念,仿佛游丝灰尘一样的来往,全然没有甚么滋扰,但是仍然是一种微细的缠眠,“多少游丝羁不住,卷帘人在画图中”的味道,这类境地就叫做“掉举”。

我想,这类察看呼吸的体例,大抵的目标,相称于让本身感受不到呼吸。所谓胎息,是道家的东西,也就说不消鼻子呼吸,而用肚脐呼吸,这就比较玄幻了。

不过,禅宗的企图识入门,与其他法门分歧,就是把疑情作为“用”。

像止观法门一样,也不是百法明门论所列举的疑。疑和情连络起来,就深切了第八阿赖耶本识,带质而生,此心此身,本来是相互凝合为一的。不过,在没有开悟之前的人,像是胸中横着一个东西,拔也拔不掉,必然要在恰当的机遇、环境和接引下,才会豁然顿破,以是说:“灵光独耀,通脱根尘。”“凡统统相,皆是虚妄。”

佛法的大乘之学,是由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为开端,进而达到禅定,最后获得的成果就是般若智。

若能舍掉定相,位于寂灭当中,“性空”就闪现了,这是小乘的目标果位,废除了我执,而达到“人空”的境地。

用六根的体例修学,演变出来了八万四千法门,统统这统统的法门,开端都是为了使意念静止,意念达到了止就是定,定的程度以功力的深浅而有不同。

狭义的身触法门,就是重视力专门集合身材上的一点,如两眉中间、头顶上、脐下、足心、尾问、会阴等处。在打坐修习时,或用观想的体例,或用守气味的体例,或者修气脉等,专注于一点,都是属于这个法门。

在修定的时候,最好不要以为本身是修止修定,待止的境地来到时,不要固执想要入定,反而能够垂垂入于尽头。

“不依心,不依身,不依也不依。”达到了这个境地,心念不凭借在心,也不专注在身,连不依不专注也都丢掉,就是“定”。

修习大乘菩萨道的人,连小乘所达到的这个空寂也要舍弃,转返来反要去观,观统统假有实幻的生灭来往,缘起无生,成为妙有之用。最后还是要不住不着于任何境地,也就是说,既不固执“空”,也不固执“有”,更要舍离“中道”,不即不离,而证到等觉和妙觉的果海。

在昏沉征象初起的时候,偶然会有一

鼻息法门这个别例,就是藉呼吸之气而修习得定,呼吸能够垂垂细匀而静止,就是息。凡是修气脉的,练各种气功的,以及数息随息等体例的,都属于鼻息法门。露台宗和藏密两派,最重视鼻息法门。

这个说法也对,只要体味这是个法门,不要迷头认影;把影子当真才是,如果迷头认影那就沉湎难以自拔了。老子说:“我以是有大患者,为我有身。”这句话真不愧是至理名言。以是禅宗的古德们,绝对不谈气脉的题目,以免学人着相,这类风格实在很高超。

推荐阅读: 官道巅峰     踏上琼霄     宠妃打脸日常     阴媒     使徒乐园     爱一场梦一场     染爱成瘾:娇妻爱不够     撞邪就变强     上古记之玄女苍月     绿茵狂龙     镇尸天官     都市与异界之有个约会    
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