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为自我,不肯上供下施,自我如此可骇。若没有自我,对下能够照顾得很好,能够布施得很好;而对上也能够很恭敬,这些都会自但是来。
我们常常因畴昔的事而产生固执,因将来而产生寻求与但愿,这也是一种惊骇。当下的温馨却经常被忽视。当下修行与温馨的机遇,有经常被对畴昔的惊骇所扰,偶然又被对将来的不安所扰。
我们之间很少说话,但简短的打仗与交换还是有的。他是三年前就已经拜师了,也学过一些密法,关于宝瓶气、九节佛风之类的,归正我也不太懂。当然,有一点能够必定,他必然是上师的正宗弟子。他的修为,从打座拜佛时便能够看出来,非常专业,当然,修法前后的仪轨,也非常庞大与独特。
我们学佛也是如此,千万不要庇护自我!我们要断除内心的惊骇、不信赖感和不平安感。但愿统统的人用心学佛,不管在家人还是削发人,每小我好好学习,依托聪明和空性摈除内心的自我!不然,做再大的功德,听再多的课,最后都没法胜利。
上师讲到这里时,我才明白,这第一课,也能够当作最后一课来听。本来我总觉得,密教是讲挨次的,最早传授的,或许只是一个根本,就像小学一年级。
全部传法过程是不能记录的,这是奥妙。至于心要、仪轨与咒、想、观等各方面的内容,要确认每名弟子都要熟记于心。
在传授密法之关,上师还要挑选日子与时候。当然,也挑选工具,就是对本身的弟子,能够教哪些法,不成以教哪些法,每小我都是分歧的。
大师现在也就明白,为甚么禅宗不观修中脉也能开悟,他也是首要靠菩提心的力量,他菩提心达到必然证量后,再来参话头起疑情,才有开悟的能够。但禅宗并没有菩提心的实修体例,他的菩提心是如何产生的呢?他主如果靠往昔的风俗熏陶,因为往昔曾经修习过大乘,此生听闻到佛法就能天然发心,这称之为“因力”发心。但是如许的宿根深厚者,千百万人中能有几人?特别是这个寻求物欲的期间,早已“民气不古”,那就更加寥寥无几了,以是大部分人参禅,参了几十年仍然了无动静可得。
现在很多人能够讲佛法,实在这也是为了自我。修塔、修寺院、收弟子、做功德,统统都是为了自我。
终究有机遇,获得上师传授的第一个密法了。不但是大师都在如许说,并且,有人向木江师兄求证时,木江师兄也只是笑,并不否定。
如果没有生起菩提心,我们修持金刚乘无异于做游戏,不要说即天生佛,就是勤修三大阿僧胝劫也不会有甚么但愿。无上密即身成佛的窍决,只要具有菩提心的行者才气获得,如果实在生起了慈悲利他无我的菩提心,上等根底者只要三个月,中等根底者只要三年,最钝根底者也不超越十二年,便能够获得即身成绩!
好的修行状况是我们所等候的,也不免会为此东想西想,从而导致夸大或轻视本身。如果我们真的在修行过程中碰到了这类不太好的状况,那就简朴一些,换一种体例,用本身所具有的“信心”来检视本身的修行或许会更加便利。
公然,等我们歇息清算了一会后,就发明,很多喇嘛在重新安插供桌佛台,摆了一些法器,上师出来时,也是僧衣昌大,有螺号响起进,我的满身一麻,上师开端传法了。
但菩提心,不但是根本,更是顶点。这就说了然一个事理,任何一法,只要下死工夫,都能够钻透漆桶,得大成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