胃家实 阳明编 阳明为表中之里,主里实症,宜三承气汤。论以胃家实为大纲。又鼻干、目痛、不眠为经病。若恶寒、头痛,为未离太阳。审其有汗、无汗,用桂枝、麻黄法。

浊又殊 窍道别 淋出溺窍,浊出精窍。

无头痛、恶寒,但见壮热、自汗、口渴,为已离太阳,宜白虎汤。仲景大纲不以此者,凡解表诸法求之太阳,攻里诸法求之阳明,立法之严也。

附敷药拔风害人说

热未已 变多端 喻嘉言曰∶以其头摇手动也,而立抽掣之名;以其卒口噤、脚挛急也,而立目斜、心乱、搐搦之名;以其脊强背反也,而立角弓反张之名;造出各种不通项目,谓为惊风。而用攻痰、镇惊、清热之药,投之立死矣。不知太阳之脉起于目内 、上额交巅入脑、还出别下项、夹脊抵腰中,是以见上诸症。当时若以桂枝汤照法服之,则无余事矣。

若呃逆 代赭汇 代赭旋覆汤治噫气,即治呃逆。若久病呃逆,为胃气将绝,用人参一两,干姜、附子各三钱,丁香、柿蒂各一钱,可救十中之一。

前饮投 精愈涸 水愈利而肾愈虚矣。

痛而烦 里热窒 小腹痛虽为停瘀,而不大便、日晡烦躁、谵语,非停瘀专症也。血因热裹而不可,非血自结于下,但攻其瘀而可愈也。《金匮》以大承气汤攻热。

头扭转 眼纷繁 此二句,写眩晕之象也。

四神服 勿纷更 四神丸加白术、人参、干姜、附子、茯苓、罂粟壳之类为丸,久服方效。

六法备 汗为尤 汗、吐、下、温、清、补,为治伤寒之六法。六法中唯取汗为要,以瘟疫得汗则生,不得汗则死。汗期以七日为准,如七日无汗,再俟七日以汗之。又参论中圣法,以吐之、下之、温之、清之、补之,皆以是求其汗也。详于《时方妙用》中。

竹叶汤 风痉疾 《金匮》云∶产后中风、发热、面正赤、喘而头痛,竹叶汤主之。钱院使注云∶中风之下,当有病痉者三字。按∶庸医于此症,以生化汤加姜、桂、荆芥、益母草之类,杀人无算。

伤寒瘟疫第二十二

安胎法 寒热商 四物汤去川芎为主。热加黄芩、白术、续断,寒加艾叶、阿胶、杜仲、白术。大略胎气不安,虚寒者多。庸医以胎火二字惑人,误人无算。

端方废 甚于今 自王叔和而后,注家多误。然亦是非参半,今则不知《伤寒论》为何物,端方尽废矣。

三症本 厥阴愆 以上治法,时医惯用而不效者,未知其本在于厥阴也。厥阴属风木,与少阳相火同居。厥阴之气逆,则诸气皆逆。气逆则火发,火发则风生。风生则挟木势而害土,土病则聚液而成痰。痰成必归迸入心,为以上诸症。

气道调 江河决 前汤加化气之药,或吞滋肾丸多效。《孟子》云∶若决江河,沛然莫之能御也。引来喻小便之多也。

五淋癃闭赤白浊遗精第十八

黄连汤 为经纬 喻嘉言用进退黄连汤,柯韵伯用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,推之泻心汤亦可借用,以此数汤为经纬。

外冷淋 肾气咽 五淋以外,又有冷淋。其症外候恶冷,喜饮热汤,宜加味肾气丸以盐汤咽下。

湿气胜 五泻成 《书》云∶湿成五泄。

阴霾除 阳光灼 饮为阴邪,必使离照当空,而群阴方能退散。余每用参苓术附加生姜汁之类取效。

小儿第二十四

庞杂至 气血伤 经来或早或迟不一者,气血虚而经乱也,宜前汤加人参、白术、黄 之类。

推荐阅读: 仙者     痞爱桃花劫     超品命师     异界武神     神帝夫君,别羞羞!     暗黑系暖婚     和美女总裁流落荒岛     重生影后和她的乡下老公     超级捡漏王     特权红包     韩少的勾心娇妻     黄金剩女蜕变记    
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