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中国人必读的十部国学经典 > 《大学》
【原文】
【注释】
①汤:商汤,商朝的建国君主。铭:镂刻在器物上用为记叙究竟、称道功德等笔墨,厥后演变成一种体裁。
②乘(shèng):古时候一辆车四匹马拉为一乘。
③“小人”句:乐其乐,噪音luò,前“乐”为动词,意为以……为欢愉。利其利,前“利”为动词,意为获得好处。此以,是以,以是。没世,毕生,一辈子。
尧、舜用仁政来统治天下,因而公众就跟推行仁爱;桀、纣用暴政来统治天下,天下公众就跟着凶暴。号令公众实施仁爱而本身凶暴,公众是不会从命的。是以,有品德涵养的君子,应抢先要求本身,然后再去要求别人。应抢先戒掉本身的恶习,然后才气去教诲别人,弃恶从善。如果本身没有推己及人的恕道,却去教诲别人善恶的辨别,那是不成能办到的事情。
十.释“齐家治国”
【译文】
《诗经》说:“家庭当中豪情和谐,兄弟之间连合和睦。”只要先使一个家属兄弟敦睦相处,连合和睦,而后才气教养普天之下的百姓。
是故言悖而出者,亦悖而入③;货悖而入者,亦悖而出。
【译文】
五.释“本末”
①乐只君子,民之父母:见《诗经·小雅·南山有台》。乐,音luò。只,音zhǐ,语气助词,犹“哉”。
【译文】
此谓知本①。此谓知之至也。
⑧俾(bǐ):使。不通:不被重用。
①大学:先秦期间贵族的教诲分为两个阶段,8岁入小学,学习根基的知识与技术;15岁入大学,学习修身治国的事理。大,古音读“秦”,现在仍读“大”。
所谓诚其意者,毋自欺也。如恶恶臭①,如好好色②;此之谓自谦③。故君子必慎其独也④。小人闲居为不善,无所不至。见君子而后厌然⑤,掩其不善,而著其善⑥。人之视己,如见其肺肝然,则何益矣。此谓诚于中,形于外⑦。故君子必慎其独也。曾子曰:“十目所视,十手所指,其严乎!”富润屋,德润身,心广体胖⑧,故君子必诚其意。
【原文】
【原文】
知止而后有定①,定而后能静②,静而后能安,安而后能虑③,虑而后能得④。
①恶(wù):讨厌。
③舅犯:晋文公重耳的娘舅狐偃,字子犯。晋文公重耳因骊姬之乱流亡在外十九年,舅犯一向跟从着他。
【译文】
②生之者:出产财产的人。之:指代财产。食之者:坐食的人,消耗财产的人。
【注释】
切磋事物的道理、规律才气获得真知;有了丰富的知识才气使意念诚笃;有了诚笃的意念才气使思惟端方;端方思惟,才气进步本身的品德涵养;进步了本身的品德涵养,才气整治好家;整治好家才气管理好国,管理好国才气使天下承平。
⑤格物:切磋事物的道理、规律。
【译文】
③一人:指君主。
【注释】
所谓齐其家,在修其身者。人之其所敬爱而辟焉①,之其所贱恶而辟焉②,之其所畏敬而辟焉,之其所哀矜而辟焉③,之其所敖惰而辟焉④。故好而知其恶⑤,恶而知其美者⑥,天下鲜矣⑦!故谚有之曰:“人莫知其子之恶,莫知其苗之硕。”此谓身不修,不成以齐其家。
【译文】
十.释“齐家治国”
七.释“诚意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