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王闻魏有大丧,秋,八月,自将攻江夏郡,太守文聘死守。朝议欲出兵救之。帝曰:“权习水战,以是敢下船陆攻者,冀掩不备也。今已与聘相拒。夫攻守势倍,终不敢久也。”先是,朝廷遣治书侍御史荀禹慰劳边方,禹到江夏,发所经县兵及所从步骑千人乘山举火,吴王遁走。
吴左将军诸葛瑾等寇襄阳,司马懿击破之,斩其部将张霸。曹真又破其别将于寻阳。
吴丹杨、吴、会山民复为寇,攻没属县。吴王分三郡险地为东安郡,以绥南将军全琮领太守。琮至,明奖惩,招诱降附,数年,得万馀人。吴王召琮还牛渚,罢东安郡。
八月,帝以舟师自谯循涡入淮。尚书蒋济表言水道难通,帝不从。冬,十月,如广陵故城,临江观兵,戎卒十馀万,旗号数百里,有渡江之志。吴人严兵恪守。时大寒,冰,舟不得入江。帝见波澜澎湃,叹曰:“嗟乎,固天以是限南北也!”遂归。孙韶遣将高寿等率敢死之士五百人,于径路夜要帝,帝大惊。寿等获副车、羽盖以还。因而战船数千皆滞不得行,议者欲就留兵屯田,蒋济觉得:“东近湖,北临淮,若水盛时,贼易为寇,不成安屯。”帝从之,车驾即发。还,到精湖,水稍尽,尽留船付济。船连延在数百里中,济更凿地作四五道,蹴船令聚;豫作土豚遏断湖水,皆引后船,一时开遏入淮中,乃得还。
陈寿评曰:文帝资质文藻,下笔成章,博闻强识,才艺兼该。若加上旷大之度,励以公允之诚,迈志存道,克广德心,则古之贤主,何远之有哉!
十一月,东武阳王鉴薨。
吴陆逊以地点少谷,表令诸将增广农亩。吴王报曰:“甚善!令孤父子亲受田,车中八牛,觉得四耦,虽未及前人,亦欲与众均等其劳也。”
太子即天子位,尊皇太后曰太皇太后,皇后曰皇太后。初,明帝在东宫,不交朝臣,不问政事,惟潜思册本;即位以后,群下想闻风采。居数日,独见侍中刘晔,语尽日,世人侧听,晔既出,问:“何如?”曰:“秦始皇、汉孝武之俦,才具微不及耳。”帝初莅政,陈群上疏曰:“夫臣下近似,是非相蔽,国之大患也。若不敦睦则有雠党,有雠党则毁誉无端,毁誉无端则真伪失实,此皆不成不深察也。”
壬辰,立皇弟蕤为阳平王。
十仲春,吴番阳贼彭绮攻没郡县,众数万人。
癸未,追谥甄夫人曰文昭皇后。
初,郭后无子,帝使母养平原王睿;以睿母甄夫人被诛,故未建为嗣。睿过后甚谨,后亦爱之。帝与睿猎,见子母鹿,帝亲射杀其母,命睿射其子。睿泣曰:“陛下已杀其母,臣不忍复杀其子。”帝即放弓矢,为之恻然。夏,蒲月,帝疾笃,乃立睿为太子。丙辰,召中军大将军曹真、镇军大将军陈群、抚军大将军司马懿,并受遗诏辅政。丁巳,帝殂。
秋,七月,立皇子鉴为东武阳王。
辛巳,立皇子冏为清河王。
冬,十月,清河王冏卒。
吴陆逊陈便宜,劝吴王以施德缓刑,宽赋息调。又云:“忠谠之言,不能极陈;求容小臣,数以利闻。”王报曰:“书》载:‘予违汝弼’,而云不敢极陈,何得为忠谠哉!”因而令有司尽写科条,使郎中褚逢赍以就逊及诸葛瑾,意所不安,令损益之。
十仲春,以钟繇为太傅、曹休为大司马,都督扬州仍旧;曹真为大将军,华歆为太尉,王朗为司徒,陈群为司空,司马懿为票骑大将军。歆让位于管宁,帝不准。征宁为光禄大夫,敕青州给安车吏从,以礼发遣,宁复不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