辛卯,大赦。
仲春,乙卯,魏主如幽州。三月,丁丑,魏主以南平王浑为镇东大将军、仪同三司,镇和龙。己卯,还宫。
三月,癸未,魏主诏罢沙门年五十已下者。
初,高祖遣诏,令诸子次第居荆州。临川王义庆在荆州八年,欲为之选代,其次应在南谯王义宣。帝以义宣人才凡鄙,置不消;仲春,己亥,以衡阳王义季为都督荆、湘等八州诸军事、荆州刺史。义季尝春月出畋,有老父被苫而耕,摆布斥之,老父曰:“盘于游畋,前人所戒。今阳和布气,一日不耕,民恰当时,何仍旧从禽之乐而驱斥老农也!”义季止马曰:“贤者也!”命赐之食,辞曰:“大王不夺农时,则境内之民皆饱大王之食,老夫何敢独受大王之赐乎!”义季问其名,不告而退。
杨保宗与兄保显自童亭奔魏。庚寅,魏主以保宗为都督陇西诸军事、征西大将军、开府仪同三司、秦州牧、武都王,镇上邽,妻以公主;保显为镇西将军、晋寿公。
吐欲浑惠王慕瓂卒,弟慕利延立。
丁卯,魏主如河西。
癸丑,封皇子浚为始兴王,骏为武陵王。
初,牧犍娶凉武昭王之女,及魏公主至,李氏与其母尹氏搬家酒泉。顷之,李氏卒,尹氏抚之,不哭,曰:“汝国破家亡,今死晚矣。”牧犍之弟无讳镇酒泉,谓尹氏曰:“后诸孙在伊吾,后欲就之乎?”尹氏未测其意,绐之曰:“吾子孙飘零,寄身异域,馀生无几,当死此,不复为毡裘之鬼也。”未几,潜奔伊吾。无讳遣骑追及之,尹氏谓追骑曰:“沮渠酒泉许吾归北,何为复追!汝取吾首以往,吾不复还矣。”追骑不敢逼,引还。尹氏卒于伊吾。
十仲春,丁巳,魏主至平城。
三月,魏雍州刺史葛那寇上洛,上洛太守镡长生弃郡走。
元嘉十四年丁丑,公元四三七年春,正月,戊子,魏北平宣王长孙嵩卒。
甲寅,魏主还宫。
司空、江州刺史、永修公檀道济,建功前朝,威名甚重,摆布腹心并经百战,诸子又有才华,朝廷疑畏之。帝久疾不愈,刘湛说司徒义康,觉得:“宫车一日晏驾,道济不复可制。”会帝疾笃,义康言于帝,召道济入朝。其妻向氏谓道济曰:“高世之勋,自古所忌。今无事相召,祸其至矣。”既至,留之累月。帝稍间,将遣还,已下渚,未发;会帝疾动,义康矫诏召道济入祖道,因执之。三月,己未,下诏称:“道济潜散金货,招诱剽猾,因朕寝疾,规肆祸心。”收付廷尉,并其子给事黄门侍郎植等十一人诛之,唯宥其孙孺。又杀司空参军薛彤、高进之。二人皆道济腹心,有勇力,时人比之关、张。
太祖文天子中之上
庚申,大赦;以中军将军南谯王义宣为江州刺史。
丙申,魏主如云中。
夏,四月,纳故黄门侍郎殷淳女为太子劭妃。
帝斥逐骑常侍刘熙伯如魏议纳币,会帝女亡而止。
魏主复斥逐骑侍郎董琬、高超等多赍金帛,使西域,招安九国。琬等至乌孙,其王甚喜,曰:“破洛那、者舌二国皆欲称臣致贡于魏,但无路自致耳,今使君宜过抚之。”乃遣导译送琬诣败落那,明诣者舌。帝国闻之,争遣使者随琬等入贡,凡十六国。自是每岁朝贡不断。
蒲月,乙卯,燕王帅龙城见户东徙,焚宫殿,火一旬不灭;令妇人被甲居中,阳伊等勒精兵居外,葛卢孟光帅骑殿后,方轨而进,前后八十馀里。古弼部将高苟子帅骑欲追之,弼醉,拔刀止之,故燕王得逃去。魏主闻之,怒,槛车征弼及娥清至平城,皆黜为门卒。戊午,魏主斥逐骑常侍封拨使高丽,令送燕王。